车企构建企业级BOM平台的意义在于:通过统一平台进行与跨业务领域协同相关的各种BOM形态的管理,从而使BOM业务能够基于企业统一标准、统一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进行管理,实现BOM业务在跨业务链管理上的高度集成。实现BOM业务在跨业务链管理上的高度集成,才能够形成一条贯穿车企整车开发流程和OTD流程的信息索引,达到信息在全业务链的高效集成与贯通,在此基础上将各业务领域的关键应用系统实现无缝集成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级BOM平台的建立并非要取代各个关键应用系统,而是使得各业务领域内关键应用系统在更好地发挥其本职工作的同时,实现基于企业级BOM平台的业务贯通。这些应用领域的关键业务系统包括:研发领域的PDM/PLM系统、采购领域的采购业务系统、制造及生产领域的ERP/谷器MES系统、销售领域的DMS/CRM系统等。而这些系统的紧密集成,被认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
BPM是流程管理平台,希望借助统一的流程管理,实现多业务领域的流程集成。但BPM平台并没有手段对跨业务链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全企业的信息索引。事实上,为了兼容各种类型的流程,BPM甚至不强调信息的结构化,因此更谈不上跨流程的信息整合。
ESB则是从集成的集约化、标准化入手,形成一条信息交换的总线,对形成贯穿全企业的、整合的信息链无能为力。无论是BPM还是ESB,都是中间件的范畴,都是纯IT技术的概念。
而企业级BOM则是从业务上和信息链整合的层面解决问题,所强调的是通过一致的产品定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各业务的协同协作形成贯通的信息索引,从而达到系统集成的难题不解自解的目的,完全不是单纯从IT技术角度看待集成问题。在具体技术实现上,企业级BOM平台与各个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的集成在大多数车企正是通过ESB实现的。
两个系统之间通过点对点方式集成或者通过ESB集成,差别只在于集成的规范程度以及集成效率上;而企业级BOM在系统集成方面的价值则体现在两个系统之间的信息是否能够对接。只有业务流程所依赖的信息是集成的,业务才可以集成,从而运行该业务的系统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成。